新闻中心

NEW CENTERE

立冬:“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春打虎”

发布时间: 2019-11-11

我国古代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,118日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立,建始也,又说: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。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寒冷的意思。

 

立冬立秋一样,古人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,如立冬晴,一冬凌(寒冷);立冬阴(阴雨),一冬温(暖冬)。不无例外,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,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。

 

立冬时节,太阳已到达黄经225°,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,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,所以一般还不太冷。晴朗无风之时,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,不仅十分宜人,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。但是,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,常频频南侵,有时形成大风、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。

 

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,历史过去了,留下的是文化。节令风俗实际是农俗文化。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已无实际意义,但增添了生活情趣。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四立,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,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。在现在,人们在立冬之日,也要庆祝一下,立冬进补各地吃得五花八门。北方人大多在立冬这天要吃饺子,而在我国南方,立冬这天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等。

 

立冬养生之饮食方面,又有哪些方面应当注意?

 

立冬多吃白,比如白菜、白萝卜

 

中医认为,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,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,功效显著。

 

民谚有云:白菜帮子最有营养冬日白菜美如笋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”……。冬天天气干燥,多吃白菜,可滋阴润燥、护肤养颜。另外,白菜的大帮子含有叶绿素、膳食纤维等营养素,远远高于白菜内叶和菜心,食用时切勿丢弃。

 

润肺止咳吃白萝卜!中医认为肺乃娇脏,是外邪首先侵袭的脏腑,立冬以后需要特别呵护,白萝卜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。白萝卜生吃促消化,熟吃补气。此外,生吃白萝卜,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、调整胃肠机能、还有消炎的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白萝卜属于寒凉性蔬菜,体质偏寒的,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。

 

少食咸,适当吃点苦味的食物

 

咸味入肾,苦味入心。如果咸味吃多了,会促进肾水升腾而以水生木,肾水反而不能闭藏,有损健康。而苦能降火,适当的苦味可以帮助相火下潜,更好的促进冬天肾水的闭藏。所以,立冬后天气寒冷,耗费的阳气增多,要适当的吃点苦味补充身体所需。

 

补养食用肉类和干果

 

冬补可以适当的多吃肉类,比如牛羊鸡肉、鲫鱼鲤鱼等,也可以吃一些干果,比如栗子、核桃、花生等,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填精、壮养元气,有助于冬日收藏。

 

此外,立冬吃饺子,羊肉大葱馅无疑是上选。这是因为羊肉性温而不燥,具有补肾壮阳、暖中祛寒、温补气血的功效,所以冬天吃羊肉,既能抵御风寒,又可滋补身体,可谓一举两得。

 

封藏状态,服用滋补佳品之时

 

冬令进补,有一定道理。现代医学认为,到了冬季,人体处于封藏状态,此时服用滋补佳品,更易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蕴蓄,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。因此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,明年三春打虎之说。

 

在冬季这个需要封藏养生的季节,海参、虫草、燕窝、人参、阿胶等更是必备之佳品。燕窝是养生、滋补、美颜的佳选,历来有稀世名药东方珍品之美称。综观古籍药典,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:燕窝味甘淡平,大养肺阴,化痰止嗽,补而能清,为调理虚损劳瘵之圣药;海参是典型的高蛋白、低脂肪食物,其味甘咸,性平,具有补肾益精,养血润燥,止血的功效。在冬季养生佳品中,冬虫夏草亦是不错的选择,它具有益肾壮阳、补肺平喘的功效,可以降血糖、抗肿瘤、增强机体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