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 CENTERE

万物苏萌山水醒,“三养”健康一整年

发布时间: 2020-02-04


 诗云:东风带雨逐西风,大地阳和暖气生。万物苏萌山水醒,农家岁首又谋耕。


 

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,开始之意;春,代表着温暖、生长。在人们的观念里,立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,鸟语花香,耕耘播种。单就一个字,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。

 

干支纪元,以立春为岁首,万物起始。秦汉以前,重大的拜神祭祖、纳福祈年、驱邪攘灾、除旧布新、迎春和农耕庆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几天举行——它们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,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。 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反映四季的更替,立春意味着冬季已过,进入万物生长的春节。然而由于中国辽阔,立春对于很多区域只是一种参考意义。

 

立春的时间很特别。立春在23日到5日之间,24日立春最常见,3日、5日比较罕见。1900—2000年,这一百年统计显示,立春只有24日和25日这两天,没有23日。只有2017年是23日立春。而更难得是岁交春,就是大年初一立春。民间认为岁交春很吉利,这一年会风调雨顺。民谚云:百年难逢岁交春。

 

立春习俗有趣,热闹,仪式感强。

 

送春牛

汪曾祺先生在文章《岁交春》中,就记述了他的故乡高邮送春牛的情形:立春日有穷人制泥牛送到各家,牛约五六寸尺许,涂了颜色,有的还有一个小泥人,是芒神······送到时,用唢呐吹短曲,供之神案上,可以得一点赏钱······”

 

贴春牛图

有的地方是在堂屋墙上贴一幅画在黄纸上的春牛图。黄色代表土地,春牛代表农事。过去在农村,立春时节,农民都喜欢买一本老黄历,作为劳动生活参考。老黄历上面一般会印有春牛图

 

咬春

北方一些地方立春日要吃萝卜,谓之咬春。吃生菜,食春盘。

 

戴春胜

,古时人们的一种头部饰物,有人胜、华胜、幡胜等多种形式,可用多种材料制成,其中纸制最为方便。春胜各有地方特色。

立春开启了一年的工作和学习,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身体的养护、滋补也要趁早。

一养肠胃:米饭加杂粮

 

改善肠道健康、预防便秘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吃膳食纤维。粗粮谷物膳食纤维丰富,具有非常好的促进肠胃蠕动的效果,建议大家坚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粗粮,在主粮中将一半的精白米、白面替换成粗粮杂豆,可以逐渐改善肠道功能。治疗便秘对于肠道健康尤其重要,便秘本身就代表一定的肠道功能失衡,如果大家不加以小心去解决,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肠道疾病。

 

二养心脏:清淡饮食

 

我国多地的饮食都是重油、重盐,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有重大的影响。国人心血管疾病发作率非常高,甚至超过了癌症。

不管是食盐还是咸味食物,提供咸味的氯化钠长年累月地摄入,就会导致体内钠含量过高,造成体内的水分滞留,大大增加血管的压力,从而对心脏造成了严重的负担。如果能够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,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几率。

 

三养血管:吃补血

 

女性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纪,容易气血两虚,要想身体强健少得病,补血非常重要。一般我们常见的补血食物就是动物血制品、红肉、动物肝脏等,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,能够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增加体内的铁元素。但是要提醒大家,已经出现严重贫血的症状,就要去医院进行治疗,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只能预防贫血。

 

在新冠病毒疫情当前,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之一,海参、虫草、燕窝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!正确地、科学地选用朗泉的滋补品组合,补充人体各项所需,切实提高免疫力,增强体质,守护自己的健康。

 

在严重的疫情面前,请保护好自己和家人,高度重视,不大意;不造谣、不传谣、不信谣,积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