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 CENTERE

一场谷雨带来了新的季节,健康与养生勿忘排湿

发布时间: 2020-04-19

谷雨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的说法:这是谷雨时节气候的写照;“谷得雨而生”,其实人们更为在意的还是雨,催生百谷的雨。有了春雨,水田才能插秧,所以“清明下种,谷雨下秧”。如果说春雨是一种恩赐,那么谷雨季节是上天最慷慨的一个时节。

 

谷雨是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俗话说: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 谷雨到来,寒潮天气基本结束,纷纷落雨送走了春寒,气温回升加快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,“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……盖谷以此时播种,自下而上也”,故此得名。

 

谷雨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,因此它也被称为“谷雨花”,至今河南洛阳、山东菏泽等地大致于谷雨时节举办花会,供人们观赏。


 


一候萍始生:萍,因为“与水相平故曰萍”。“萍始生”虽特指萍,但亦是水生植物集体春生的“代言人”。

 

二候鸣鸠拂其羽:布谷鸟翩翩起舞,它是古代的春神,鸠鸣春暮,“鸣鸠拂其羽,四海皆阳春”。在人们看来,布谷鸟独特的叫声,似乎是在催耕。

 

三候戴胜降于桑:古时立春时,女子按照某些春天事物剪裁出各种饰物,戴在头上,称为“春胜”。戴胜鸟羽冠高耸,鸣叫时羽冠起伏,就像是戴着春胜一般。所谓戴胜降于桑,是说戴胜鸟在桑树上筑巢孵育雏鸟。

 

谷雨的健康养生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解。谷雨时节,“断霜”,气温是快速回升,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,仿佛“已经跨入夏季”。事实是,谷雨时节,天气冷热起伏,并且早晚会冷。有些人急迫拿出了夏天的衣物,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,“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”。

 

谷雨时节必然潮湿,中医认为,气候潮湿是湿气的来源!在潮湿的环境下,就会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。湿气在体内积累,就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损伤健康的事情发生:关节肌肉酸重,风湿关节炎加剧,湿疹、牛皮癣等容易病发;湿气重易伤脾胃,容易导致食欲不振、大便不畅、身重疲惫等症状。

 

综上所述,排湿就是谷雨时节养生保健的核心工作之一。从中医养生理论来看,排湿需要依靠“组合式”安排,从饮食、作息、运动、滋补品等进行整合调整,才能收到较好的功效,并非简单的运用一种方式就可以。

 

首先调整的是饮食,科学安排饮食保护肠胃,按时吃饭、少吃多餐、先汤后饭是基本的原则,坚决不暴饮暴食,严格控制烟酒。从以往的经验来看,谷雨是胃病的高发期,“请注意安全驾驶车辆”。其实是坚持锻炼,增加自然出汗,有效排出体内的湿热之气——当代科技发达,交通方便、上下电梯,缺乏运动,体力消耗有限。运动出汗减少湿气必须大力倡导,它对身体健康非常有效。

 

作息要规律!《黄帝内经》说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春季要顺应阳气生发,到夏季则阳气旺盛,在春夏之际应护住阳气,勿使阳气耗散。熬夜会损伤阳气,可能导致百病。还有重要一点,在春夏交替之际,选用优质的滋补佳品,如海参、虫草、燕窝等,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——提升人体免疫力!优质滋补品提升人体机能,让人以更饱满、抖擞的状态投入到日常的工作,家庭和谐,创造更美好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