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,秋高气爽,月明风清。此后,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。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。
立秋正处于“热在三伏”中的中伏期间,所以,立秋时节很多地区仍然属于盛夏余热未消,立秋之后的天气也有“秋老虎”之称。
立秋“三候”:“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”说的是,立秋后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,而是凉风习习;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;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……表示秋天已来临。
01
立秋习俗
晒秋
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山区,由于地势复杂,平地极少,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、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,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场景,造就了诗意般的“晒秋”现象,成为画家与摄影师竞相追逐的创作素材。晒秋象征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况,最负盛名的当属篁岭晒秋,被评为“最美中国符号”,更演变成了乡村旅游提升的“图腾”和名片。
秋收互助
“秋收互助” 是秋忙伊始农村普遍的习俗,你帮我我帮你,三五成群去田间,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及其他秋收作物。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,先给谁家帮忙,既不违农时,又能颗粒归仓,更能体现出全民互助、共奔小康的美好景象。
贴秋膘
因为夏天胃口差,饭食清淡简单,两三个月下来,人们体重大多会掉秤。秋风一起,胃口大开,想吃点好的增加营养,补偿夏天的损耗,补的办法就是“贴秋膘”:在立秋这天食用各种各样的肉,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,“以肉贴膘”。
02
防燥养肺正当时
立秋后,白天炎热,早晚凉爽,昼夜温差较大。自然界处于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的转折点,人体代谢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根据四时养生原则,秋冬养阴,此时须防燥养肺。
中医认为,肺与秋季相应,而秋季干燥,气燥伤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产生疾病,因而需要润燥、养阴、润肺。从五行推算,此时肝脏、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,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,根据阴阳调和,机体平衡的原理,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,使肺气不要过偏,影响机体健康。
因此,在饮食调养方面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秋冬养阴”原则,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银耳、梨、芝麻、藕、菠菜、豆浆、鸭蛋、蜂蜜,以防秋燥伤阴。同时,可多吃苹果、葡萄、柚子、柠檬、山楂等味酸食物,以增加肝脏功能,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。
秋季燥邪当令!中医学认为,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,致使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。所以,秋令饮食还应忌过燥,如煎炸类食物;要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、椒等辛味之品;同时,注意饮食适量,不能暴饮暴食;禁食过于生冷的食物,以免肠胃消化不良,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。
除了饮食调养外,运动上建议做一些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跑、登山等相对温和的运动,有助于增加肺活量,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。传统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,说的是大笑能够使肺扩张,还能清洁呼吸道“浊气”,因此,情志上要避免“悲秋”情绪,让自己保持乐观愉快。
03
补益金秋好身体
秋季是适宜人体进补的季节,“防燥不腻”的平补食物,如南瓜、莲子、黑芝麻、红枣、核桃等,是很好的选择。而燕窝、海参等药食同源的滋补品,味甘性平、滋阴润燥,嫩肤养颜,抗疲劳、提高免疫力……能够带给身体更多营养需求,是您和家人补益金秋身体健康的好食材。
专注健康养生25年,朗泉滋补始终以原生态、质优价美的养生滋补品,和“药食同源”理论为基础的天然养生文化,带给大家更健康、更高品质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。
恰逢每月8日会员日,朗泉北极海参类、印尼燕窝类8.5折,参茸类、中药类、花茶类7.8折,优质好价巨优惠,千万别错过!详情请登录朗泉商城或各区域门店详询购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