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 CENTERE

今日霜降 | 秋尽冬来,补冬不如补霜降

发布时间: 2020-10-25

霜降—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一年24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。公历1023日,太阳位于黄经210°时为霜降,寓意着气候从秋凉向冬寒的过渡。

 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,称为霜。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,是说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;“二候草木黄落,此时节草木枯黄凋落;“三候蛰虫咸俯,冬眠的动物开始藏在洞穴中准备过冬了。


 


霜降过后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类,都处在一个储备过冬的准备阶段。但是,这时气候干燥、天气多变,气温往往骤升骤降,体质弱的人很容易生病,因此人体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,因此,也有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的民间谚语。

 

天清气爽的秋季,天高云淡,枫叶尽染,登高远眺,赏心悦目……霜降时节除了登高赏菊外,还有吃柿子、拔萝卜、吃鸭肉等民间习俗。所谓的秋补正当时。

 

登高能够让肺呼吸更舒畅,增强肺的功能,同时登高远眺,心旷神怡,可舒缓心情。登高山,赏菊花,举行菊花会,赏菊饮酒等,也是霜降节令的一大雅事乐事。但要注意登高应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;登高时,要沉着,速度不能快,以防腰腿扭伤;下山须慢走,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;登高后易出汗,应及时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;休息时,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,以防伤风受寒。

 

柿子是霜降前后的时令水果,霜降时节吃红柿子,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同时还能补筋骨,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。老泉州人认为霜降吃丁柿,不会流鼻涕,另有一些地方则认为,霜降这天要吃杮子,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。柿子皮薄、味甜,营养价值高,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。但切忌空腹吃柿子,每次吃100克为宜;同时,柿子不能与螃蟹、鱼虾等高蛋白的海鲜类产品同食,以免腹痛、呕吐或腹泻等。

 

民间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,白萝卜能够增食欲、促消化、止咳化痰、除燥生津。霜降时节适宜吃白萝卜,不仅可以下气,缓解腹胀;同时白萝卜入肺,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,既止咳,又促大肠运动,能够缓解秋燥及便秘。

 

中医认为,防秋燥、防秋郁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。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后气候由凉转寒,人体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,注意预防呼吸道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与加重,应多吃生津润燥、宣肺止咳作用的梨、橄榄、白果、洋葱、芥菜、萝卜等食物,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,练练呬音字功等,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。

 

其次要防秋燥,防秋郁。饮食调养方面,此时宜平补,要注意健脾养胃,调补肝肾,可多吃玉蜀黍、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萝卜、栗子、秋梨、百合、淮山、牛肉等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,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口唇咽干、便秘、皮肤干燥等秋燥现象。适当多吃牛奶、鸡蛋、羊肉和豆类等高蛋白食物,有助于避免消沉抑郁的情绪,以防悲秋伤心神。同时,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,如健身操、广场舞、登山等集体活动。

 

养生食疗上,小编推介冬虫夏草老鸭汤,经典美味。冬虫夏草性平味甘,具有补肺肾、益虚损、养精气、止咳化痰、抗癌防老等功效。鸭肉肉质壮嫩肥美,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两者炖汤具有大补虚劳、滋五脏之阴、清虚劳之热、补血行水、润肺生津之功效,是这个季节平补养生的首选好汤品。

 

民谚有言补冬不如补霜降秋补冬补更要紧,一碗营养美味的虫草老鸭汤足以!